集團新聞

肩負責任、沖鋒在前 --轉自中國青年報

2018-08-31 10:46:07

   8月19日以來,受第18號臺風“溫比亞”影響,山東17市中有13市遭受臺風災害,其中,地處山東半島中部的濰坊市遭遇了1974年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洪澇災害。

 
    災害發生后,山東省委、省政府要求省市縣迅速成立搶險救災指揮部,各部門密切配合,各司其職,迅速行動,確保搶險救災工作高效有序運轉。
 
    “無情的災情面前,全省各級團組織盡最大努力積極投身搶險救災工作。”團山東省委書記陳必昌介紹,連日來,山東團員青年奮戰在一線。
 
    30歲的劉力瑋是濰坊壽光市營里鎮團委書記,也是王柳村的一名包村干部。營里鎮是此次洪災的重災區,全鎮36個村受災,大量民居和養殖區被浸泡。幸運的是,在劉力瑋和其他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洪水來臨前,王柳村756名群眾全部安全轉移到營里一中的安置點。
 
    據團濰坊市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災情發生后,團濰坊市委迅速下發通知,部署各級團組織和團員青年在當地黨委政府統一指揮下,全力投身搶險救災工作,迅速成立的四個工作組,分別包靠受災較重的壽光、青州、昌樂、臨朐四個市縣。濰坊市青聯、市青企協、市志愿者協會發出救災倡議,動員全市志愿服務組織和廣大志愿者參與搶險救災。截至8月28日,濰坊已先后有200余家志愿服務組織、1.3萬余名青年志愿者參與抗災救災,累計發放各類救災物資300多批次。
 
    在壽光,1800余名志愿者到受災嚴重的鎮開展災后清淤、打掃庭院、消毒防疫等救災工作,志愿者們募集飲用水4000箱、方便面620箱、棉被300床;在安丘,志愿者們第一時間趕到嚴重受災村,幫助被困房頂的群眾安全轉移;在寒亭,30余名青年志愿者奔赴城區各路口,協助指揮交通、疏導車輛,同時在浞河、白浪河兩岸開展險情巡查。
 
    楊漢林是一名西部計劃山東項目志愿者,8月1日剛被分配到團壽光市委服務,便迅速投入到抗洪救災的隊伍中去。自8月22日開始,他連續5天帶領5支青年志愿者突擊隊,參與到災后清理、搬運糧食等志愿服務中,累積搬運物資超過100噸。
 
    許多青年企業家紛紛伸出援手,幫助災區重建。
 
    “我們都是昌樂培養起來的青年企業家,肩上挑著一份對昌樂、對社會的責任,關鍵時刻必須走在前頭!”昌樂縣青企協會長、山東礦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趙華濤說。災情發生后,團昌樂縣委及縣青年企業家協會部分成員單位負責人,深入橋路設施損毀嚴重的鎮街實地查看災情。截至8月28日,昌樂縣青企協已籌集救災款310萬元。
 
    8月20日凌晨4時,團臨朐縣委兼職副書記、億佰家購物中心總經理王明津第一時間帶領員工奔赴柳山鎮受災居民暫住點,為災民送去礦泉水、方便面等急需物資。
 
    團山東省委專門召開黨組會議,研究共青團全力參與搶險救災工作。山東省青年志愿者協會劃撥的睡袋、帳篷、應急燈等價值20余萬元首批救援物資已于8月26日發往災區;山東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拿出首批100萬元資金用于支持災區建設和災區青少年學習生活。同時,團山東省委還向全社會發出了“情系濰坊”抗災救災愛心募捐行動倡議書,行動當日募集愛心資金10.1萬元,將用于濰坊重災區青少年救助和災后重建工作。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邢婷 通訊員 張廣春 來源:中國青年報